今日寒露,正值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提醒公众关注血压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能悄然损害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在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中有超过六成伴有高血压,这充分说明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不仅会直接影响血管和心脏功能,还会增加中风、冠心病、肾功能损伤的风险,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公众必须提高警惕,关注血压变化,积极采取科学措施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科学规范的测量。通常情况下,在未服用降压药时,如果不同日的三次诊室血压测量均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而对于已服药患者,即便血压未达到上述标准,只要有高血压病史,也应管理。科学的诊断不仅有助于明确病情,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代医疗建议结合家庭血压监测和医院复查,通过规律、连续的数据来判断血压控制情况,从而有效评估高血压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确诊高血压后,需要进行全面检查。除了血压监测,还要关注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基础检查。要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受损,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医生会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级,并结合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风险进行分期,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早期阶段,积极控制血压可逆转部分靶器官损伤;即便长期高血压造成不可逆损伤,持续有效的降压治疗也能延缓病情进展,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高血压的管理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和规律就诊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以免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饮食方面,应坚持低盐原则,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并增加新鲜蔬果、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运动方面,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抗阻训练,并注意防寒,避免寒冷环境下高强度运动加重心血管负担。
高血压虽然隐匿无声,但通过科学诊断、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全国高血压日提醒每一位公众关注自身血压健康,采取积极行动,坚持健康体重、科学饮食、规律运动以及按医嘱服药,才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的长期危害,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110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