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诸多品牌已经风靡全球,但台湾市场却始终未见一辆来自大陆的电动车。近期,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比亚迪计划绕道泰国,通过与台湾太古汽车集团合作,以“品牌进口”的形式引入台湾,规避台湾当局对大陆整车进口的限制。这一动作不仅彰显了比亚迪抢占台湾新能源市场的决心,也体现了其灵活应对政策环境的策略智慧。
比亚迪在泰国建设的现代化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7月投产,投资总额高达4.9亿美元,年产能达15万辆。工厂涵盖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环节,且配备了刀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线。凭借先进的制造能力,比亚迪在泰国市场的份额迅速扩大,2024年第一季度已占据46%的纯电动车市场份额,每售出三辆电动车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这为比亚迪打入台湾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制造和供应保障。
比亚迪进军台湾市场的主力车型选定了腾势品牌旗下的宋Plus DM-i插电混动SUV。腾势作为比亚迪与奔驰合资后独立运营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25年已完成包括腾势D9、N8、Z9 GT在内的产品矩阵布局。宋Plus DM-i以其综合续航达1100公里、亏电油耗仅6.3L/100km的优异表现,成为比亚迪进军台湾的重点车型。通过泰国组装进口后,预计在台湾的售价为80万至90万新台币,这一价格区间较同级别日系燃油车低20%至30%,为其抢占市场奠定了价格优势。
日前,比亚迪宋Plus车已在台湾新竹街头现身。该车采用比亚迪最新设计语言,配备了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和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技术配置显著领先台湾现有车型。这款高科技、高性能的SUV不仅满足了台湾消费者对智能化和续航的需求,也显示出比亚迪在产品研发上的领先地位。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价格优势,宋Plus DM-i有望在台湾市场掀起一波热潮。
台湾市场对大陆汽车企业的政策门槛依然严峻。2024年8月1日起实施的法规要求小客车及小客货两用车必须达到35%的本土化供应链比例。这意味着比亚迪若想长远扎根台湾市场,必须与当地供应链深度融合,开展本地化生产或组装。为此,太古汽车集团已与台湾立法机构高层进行了多轮沟通,试图争取更有利的政策空间。这种积极的政策推动将为比亚迪的台湾布局提供关键支持。
台湾电动车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增长潜力巨大。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达到220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反观台湾由于政策限制,陆制车型长期缺席,市场发展受限。太古汽车集团作为历史悠久的香港英资企业,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政商关系。借助泰国制造和太古代理的双重优势,比亚迪正探索一种突破台湾市场的新模式,有望打破现有壁垒,实现市场突破。
总体来看,比亚迪通过在泰国打造高端制造基地,配合太古汽车在台湾的强大渠道资源,构建起一条绕过政策限制的入台路径。其既充分发挥了泰国工厂的制造优势,又借助太古的本地资源,实现了产品和渠道的有效结合。这不仅是比亚迪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灵活之举,也为大陆新能源车企开辟了进军台湾市场的全新思路。
比亚迪绕道泰国入台的战略布局,既是一次市场开拓的大胆尝试,也彰显了其技术、产品与渠道的综合实力。随着台湾市场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本土化供应链的推进,比亚迪有望借助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台湾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力量,开启两岸新能源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