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正式启航,开启产业新篇章

718日,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正式揭牌。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上海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也为嘉定区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集聚区的启动,不仅将进一步加速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布局,更意味着嘉定在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智能网联技术点燃现场,展现产业前沿风采

发布会的现场氛围被一场充满科技感的体验环节所点燃。来自上汽大众、上汽奥迪、智己、蔚来、沃尔沃等多家知名品牌的9款新车型悉数亮相。现场展出了包括Robotaxi、无人小巴、智能清扫车等在内的多款智能化产品,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通过这些新型智能网联汽车的展示,与会者得以近距离感受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体验到技术带来的便利与革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区内还展示了10余款具身智能(Embodied AI)产品。这些产品的现场演示展示了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创新潜力,让与会者切身感受到上海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活力。这一系列前沿科技的亮相,无疑为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区协同发力,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在市区协同、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和生态完善四大核心方向上着力。通过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嘉定将成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联动中心。集聚区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将市区两级政府与企业深度结合,形成多方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合力。

在活动现场,嘉定区还发布了《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和《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清晰界定了市区两级协同发力的路径,为企业在嘉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产业创新与技术支撑并行,强化产业生态建设

为更好推动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上海嘉定区在多个领域进行了系统布局。嘉定区成立了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区协同专家委员会,通过汇聚上汽集团、上海汽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同济大学等多个机构和专家的智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持。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为产业标准的制定、技术攻坚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的揭牌,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数字保障。嘉定区推出了嘉定区5G-A建设重大场景,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字化支撑。

引领智能化转型,标准与平台共同推进

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集聚区通过出台《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领导力,也为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行动指南。

上海国际试车场的启用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全场景的检测服务。这一平台不仅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实验空间,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随着这一平台的启用,上海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深度合作加速发展

 

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正式启动,吸引了大量优质产业项目的落地。这些项目涵盖了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推动产业链条的完善。尤其是上海国际试车场与沃尔沃汽车、联创电子等六家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深化。这些合作将为集聚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嘉定区负责人表示,嘉定将紧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需求,深化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落地。嘉定将以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为目标,优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打造全球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开启产业新篇章,推动上海迈向未来

随着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正式启航,嘉定区无疑站在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起点上。集聚区的启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更是上海进一步巩固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导地位的重要一步。通过政策保障、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嘉定区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话语权。上海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76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