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脚蹬子成历史,“小电摩”将退出市场

随着202591日的临近,一项重要的变革将影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电动自行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5)即将实施,标志着行业的重大转型。新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一些既定的规定将不再适用,甚至将使某些车型退出市场。距离这一日期只剩50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电动车脚蹬子的历史性告别以及其他几项重要变化。

电动自行车脚蹬子的告别

自从电动自行车成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以来,脚蹬子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所有电动自行车都必须配备脚蹬子,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将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区分开来,确保其非机动车的身份。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脚蹬子却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使用弊端,成为不少电动车车主的负担

在电量充足时,脚蹬子基本无用,但一旦电量耗尽,骑行者就不得不依赖脚蹬子。因电动助力系统的存在,脚蹬子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动力,导致骑行困难。更为麻烦的是,脚蹬子本身还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衣物被卷入脚蹬、骑行时不慎碰到小腿等问题,这些都成为车主们频频吐槽的焦点。

 

202591日起,电动车脚蹬子将不再是强制配置项。根据新国标的要求,电动车是否安装脚蹬子将由消费者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这意味着车主不再需要担心因缺少脚蹬子而被视为违规车辆。从此,电动车将不再被束缚于这一配件,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新国标带来三大变化

除去电动自行车脚蹬子的退休外,202591日新国标的实施还将带来其他三项重要的变化。

续航能力提升

对于大部分电动自行车用户而言,续航里程始终是购买决策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新国标的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可以提升至63公斤,比现行的55公斤有所增加。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车辆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从而有效提升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

 

新的电池配置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100公里,这对于那些需要进行较长时间、长距离出行的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不再担心电量不足,骑行的自由度也大大增强。

提高安全性

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新国标则针对电动车的安全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提升。电动车的线束防火等级要求有所提高,特别是电池老化可能带来的短路风险,这一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电动车将允许厂家为车主提供后视镜,以提升骑行时的安全性。骑行者可以实时观察身后的交通状况,有效避免因盲区产生的事故。

新标准还要求电动车配备北斗卫星与GPS定位系统,消费者可以随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还可以设置电子围栏功能,出现异常移动时,车主将收到告警短信,保障车辆的安全。

 

明确标注使用年限

新国标要求每辆电动自行车在铭牌上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淘汰期限。这样一来,消费者就能清晰了解车辆的生产年限,从而避免购买到库存时间过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与此车主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电动自行车何时进入淘汰周期,及时更换老旧车辆,减少因车辆老化而带来的风险。

一种车型将全面退市

除了脚蹬子的淘汰外,新国标对塑料件的使用比例也提出了限制。新标准明确规定,电动车的塑料件使用比例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这意味着以大量塑料件为主要结构的小电摩车型将不再符合新国标的要求。

 

小电摩是近年来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一类电动自行车,以其全包裹的塑料外壳设计,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外观和使用体验。由于新国标对塑料件的限制,这类车型将不再符合生产标准。从20259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小电摩将被禁止生产,并且从2025121日起,这类车型的销售也将全面停止。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无法再购买到这类风靡市场的电动自行车。

总结

202591日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将为电动车行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不再强制配备脚蹬子,到提升续航能力与安全性,再到明确标注使用年限,电动车在多个方面都将得到升级。对于小电摩车型的退市,也意味着市场上将失去一种曾经备受青睐的车型。

新标准的实施,无疑将推动电动车行业走向更高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虽然这一变革可能会让一些车主感到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它无疑会促进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带给消费者更安全、舒适、便捷的骑行体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72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