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养生指南:四大原则护身心

今日寒露,深秋的气息愈加浓烈,昼夜温差显著,空气中带着清冷与干燥。寒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由温暖向寒凉过渡的重要时节。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胡真教授提醒,寒露养生应遵循四大原则,以顺应节气变化,维护身心健康。古人有言寒露脚不露,这不仅是保暖的提醒,更是顺应自然、调养生命的重要智慧。在寒露时节,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体抵御气候变化,滋养脏腑,保持精气神的平衡,让深秋的寒意不再带来身心困扰。

寒露时节应注重滋阴润燥,养肺生津。深秋干燥,燥邪易伤人体津液,导致咽干、鼻塞、干咳、胃痛、便秘等秋燥症状频发。胡真教授建议,这一时期应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如秋梨、莲藕、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性平、清润,可缓解口干喉燥,滋养肺脏,维持体内水液平衡。应保持充足饮水,以温水为宜,避免冷饮刺激肠胃。可以用藿香、茯苓、马齿苋、栀子、菊花等草本泡茶饮用,既能清润肺燥,又可调理脾胃,为身体提供温和滋养,让人体在干燥的深秋保持充沛水液,顺应自然节律。

重视保暖,勿伤阳气。寒露时节,气温不断下降,北方冷空气活跃,人体若阳气不足,容易受寒侵袭,导致反复生病。古语寒露脚不露,强调了脚部保暖的重要性。胡真教授建议,可以用温水浸泡双足至微微出汗,或用花椒、艾叶煮水泡脚,以温和方式温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正气,增强抵抗力。夜间应保持足部干燥与温暖,避免寒气入侵,同时睡前可用热水袋温暖双脚,这些方法既能预防感冒,又能调养阳气。寒露养生不仅是防病,更是顺应节气的智慧,通过保暖、护阳,为冬季储蓄阳气,增强身体内在调节能力。

 

第三,寒露节气应顺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一场秋雨一场凉,早晚温差加大,胡真教授指出,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避免过厚或过急,防止阻碍体表阳气的运行。秋天适度感受寒意,有助于冬季收藏阳气,使人体更好适应寒冷环境。生活中可以采用分层穿衣法,早晚加外套,中午适当减少,保持体温适宜。衣物材质应选择透气保暖的面料,外出时注意头颈、肩背和足部保暖。顺应节气、科学添衣,不仅能保护身体免受寒冷伤害,还能促进阳气运行,使人体在寒露时节保持健康活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打下良好基础。

寒露时节要注重保养心神,预防抑郁。深秋景色萧瑟,落叶纷飞,容易引发人们情绪低落、悲秋感伤。胡真教授提醒,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拓展社交圈、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缓解压力,振奋精神。饮食上可选择一些具有生发阳气、改善情绪的食物,如香蕉、猕猴桃、橘子、豌豆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助清阳上升,养护脑窍,抵御消极情绪。心理调养与饮食结合,可让人在深秋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秋季忧郁,增强身心活力,顺应节气变化而健康生活。

总体来看,寒露节气养生的四大原则——滋阴润燥养肺生津、重视保暖护阳气、顺应气候添衣、保养心神防抑郁,都是顺应自然、调养身心的关键方法。在生活中科学落实这些原则,可以有效缓解深秋干燥寒冷对人体的影响,保持身体各项机能的平衡,促进身心健康,使寒露时节的养生效果更加显著,为冬季的健康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110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