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正式实施。按理说,这一政策变动本应引发市场的迅速反应,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的走访却显示,市场对新国标的适应仍显得相对滞后,许多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和消费者依然停留在“过渡期”的思维中,老款电动自行车依然是市场的主力。
线上平台:新车未现,旧款依旧占主导
记者在多个电动车品牌的线上平台上进行了调查,发现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并未上架。在小牛电动的官方旗舰店,尽管有些车型挂上了“新国标”标签,但客服明确表示,店内目前销售的仍是符合旧标准的车型。对于新国标的相关调整,客服坦言尚未接到具体的上架通知。
雅迪电动车的情况也是如此,客服表示新款车型可能要等到12月才会上市,并称现有产品仍然为符合老国标的车型,消费者可正常购买并挂牌。爱玛电动车则表示,尽管老国标车型仍在售,但只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挂牌,依旧可以上路,且老款电动车并未配备新国标中的“限速报警”功能。
市民反应:部分抢购老款,有人选择观望新车
在西安市伞塔路电动车市场,记者发现大部分消费者依旧倾向于购买老款电动自行车。王先生和妻子便是利用新国标实施前的过渡期购买了一辆轻便型电动自行车。王先生表示,尽管新国标即将实施,但目前的老款车型性价比高,可以满足家庭的日常使用需求。
另一位顾客吴女士也表示,自己趁着新国标尚未全面推行,赶紧选购了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电动车。吴女士今年已有一定年龄,但她表示自己并不希望为了电动车上牌而去考驾照,因此购买了一辆老款电动车,方便接送孙子上下学。
也有消费者持谨慎态度。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新国标已经生效,旧款电动自行车将会逐渐淘汰,因此决定先观望市场,等新国标车型正式上架再作打算。
商家的回应:新旧标准混淆,过渡期销售仍热
记者走访了伞塔路市场的多个电动车商家,其中不少商家对于新国标的规定并未作出明确区分。有些商家甚至误导消费者,称“新国标电动车”即为现有的老款电动车,实则未进行符合新标准的产品更新。
例如,一家电动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新国标的电动车没有后座”,而现有的车型仍旧可以销售,尽管新标准对后座的要求有所改变。另一家店铺老板则声称“新国标的车”时速会达到25公里/小时,并断电限速,但实际上这些车型仍然是按照旧标准进行销售。
随着过渡期的临近,许多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混淆了新旧标准,试图利用这一时期的市场需求最大化地清理库存。消费者在选择时需特别留意这些误导性信息,以避免买到不符合新标准的老款车型。
新国标与旧标准的区别:技术和安全的变化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要求进行了全面更新,尤其在限速、重量、塑料使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新标准对时速进行了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并且一旦超过此速度,电动机将停止提供动力输出,从而有效避免超速现象。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也进行了调整,铅酸电池车型的重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这使得续航里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长时间骑行的需求。新标准还对塑料材料的使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塑料的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这项规定有助于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防火性能上做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还要求电动自行车配备北斗定位功能,旨在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防盗和安全性。这项功能是否启用将由消费者自行决定,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过渡期政策:旧国标车辆仍可销售
根据工信部的规定,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将进入过渡期。企业可在2025年8月31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和销售电动自行车,但自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的要求。为避免市场上老款车型的过度滞销,政策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国标的变化,也为市场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保障。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将在遵循新标准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技术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新国标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但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实际反应却显得较为冷淡。许多消费者和商家仍在过渡期中,老款电动车依然占据市场主流。随着新国标的逐步落实,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将发生显著变化,而消费者也将在政策过渡期内迎来更多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选择。在这场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消费者、商家及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努力,以确保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