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吸引了全球肺癌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专家前来交流和讨论。在这次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团队展示了其II期WU-KONG9研究的最新结果,研究评估了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此项研究为解决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的治疗方案开辟了新的方向。
背景分析
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为治疗EGFR突变型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EGFR-TKI在初期疗效显著,但随着治疗的进行,耐药性逐渐显现,尤其是对常见EGFR突变的耐药性,这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病情进展加速。如何突破EGFR-TKI耐药性成为当前临床和科研的关键问题。
舒沃替尼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EGFR-TKI,具有针对多种EGFR突变的靶向效果。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舒沃替尼在EGFR-TK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VEGF抑制剂如安罗替尼,在肿瘤的血管生成抑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提示,EGFR-TKI与VEGF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
研究设计与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单臂的II期临床试验,计划招募45例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研究分为两部分,A部分采用剂量递减安全性导入设计,主要评估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的耐受性与安全性;B部分为剂量扩展期,进一步探讨推荐联合剂量(RCD)的疗效。舒沃替尼的初始剂量为每日口服300 mg,联合安罗替尼每日口服12 mg,给药周期为21天,每周期前14天为联合给药期。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还增加了NGS检测和类器官药物敏感性评估作为探索性终点,旨在进一步了解耐药机制,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25日,共有10名患者完成了剂量递减安全性导入部分,3名患者进入剂量扩展部分。初步结果显示,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的耐受性较好,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事件。根据安全性分析,推荐的联合剂量为舒沃替尼每日300 mg,安罗替尼每日12 mg,联合给药在21天周期的第1-14天进行。
在疗效评估中,共有12名患者完成了首次疗效评估,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33.3%,而疾病控制率(DCR)则高达100%。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EAE)中,最常见的是腹泻、皮疹、蛋白尿和疲劳,其中腹泻和皮疹的发生率高于30%。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与舒沃替尼相关的治疗中断或剂量减量现象,也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这些结果表明,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在EGFR-TKI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表明,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为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通过联合EGFR-TKI和VEGF抑制剂,研究团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EGFR-TKI治疗失败后的耐药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为进一步探索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
尽管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该研究仍处于临床阶段,未来还需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探索耐药机制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发展,使治疗方案能够更加精准地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最大化治疗效果。
随着肺癌治疗的不断进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舒沃替尼与安罗替尼的联合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展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未来可能会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2025ELCC大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在EGFR-TKI耐药NSCLC的治疗中,舒沃替尼联合安罗替尼的组合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为未来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推进,患者将迎来更多可行的治疗选择,这无疑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yunying/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