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生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制药酒,以期达到补身健体的效果。近期苏州发生的乌头碱中毒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制药酒的安全性。几个中毒患者的紧急救治案例,生动地揭示了自制药酒的潜在危害,令人警觉。
九月下旬,苏州市立医院山塘院区的急诊科接连接诊了四名因饮用自制药酒而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患者们嘴唇麻木、呕吐不止,病情令人忧心。经过详细询问,医生们发现这些患者无一例外都是因自制药酒而中毒。急诊科主任杨爱祥说,这些患者均出现了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出现了室性心动过速和频繁心室颤动,情况危急。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医生们迅速展开了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紧急抢救措施。
不久后,又有一名患者王先生被送入苏大附一院,面色青紫、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经过急救,医生们判断他同样是饮用了自制药酒导致的乌头碱中毒。在经过紧急处理后,王先生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了应对这一突发事件,苏州市医务工作者立即启动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迅速调动各大医院的专家共同会诊,争分夺秒地展开抢救。
在这一过程中,苏州全市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建立一体化联合救治平台,医务人员迅速调集急诊、重症医学、心血管、血液透析等科室的专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救治方案。经过长达38小时的全力抢救,王先生最终成功脱离了ECMO,其余四名患者也在经过专业的救治后逐渐恢复,最终顺利出院。
这一系列事件并非偶然,而是一个警示。根据医院的统计,今年以来,苏州地区因自制药酒导致的乌头碱中毒病例频频出现。这使得人们对自制药酒的安全性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很多市民对于中药材的使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尤其是乌头碱的毒性极大。食用未经处理的乌头属中药材,或是煎煮时间过短,都会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
专家指出,草乌、川乌、附子等中药材均属于毛茛科植物,含有多种乌头类生物碱。其中,乌头碱的毒性尤为显著,仅需0.2毫克便可引起中毒,3至5毫克甚至可能致命。根据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这些药材需要经过严格的炮制程序才能安全入药,而不能随意用于自制药酒。将这些药材用作泡酒,毒性成分不仅难以被破坏,且因其易溶于酒精,更易导致中毒。
在自制药酒的过程中,个人需特别注意“三不”原则:不乱采草药泡酒、不购买来历不明的药酒、不盲目使用偏方。任何含有毒性的中药材都应由专业人士处理,普通市民在处理这些药材时容易出现误区,导致健康隐患加剧。
对于已经误服乌头碱类药物的人,专家建议及时就医。如果患者神志尚清醒,应尽量大量饮水,利用手指按压舌根或喉部进行催吐,以尽快将未被吸收的毒物排出体外。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自制药酒日益盛行的当下,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通过苏州的乌头碱中毒事件,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增强公众对药酒自制的认识和警觉,谨慎对待每一种可能的健康补充方式。提升科学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每位市民的责任。医务工作者和相关部门也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中药知识,引导市民选择科学、安全的保健方式,避免因盲目追求健康而导致的悲剧。
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需时刻保持警觉,理性选择,切勿因小失大。只有科学、谨慎地对待每一种药材,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这一事件的警示,能够让更多人关注自身的用药安全,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yunying/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