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千禾味业的“千禾0”商标引发了广泛争议。该商标的字样并不代表产品真的“零添加”,而只是一个简单的品牌标识,然而这一误导性表述却让许多消费者产生了错觉,认为这款酱油完全没有添加任何成分。此事件暴露了目前市场上对“零添加”标签理解的混乱,以及不同品牌在该概念上的模糊运用。随着这一事件的发酵,其他酱油品牌如海天也被卷入了同样的争议,消费者的质疑随之而来。酱油是否真的可以做到“零添加”?市场上的零添加产品又该如何正确解读?对于这些问题,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千禾0”并非零添加,而是商标
根据极目新闻的报道,千禾味业的“千禾0”商标一度引发了消费者的误解。消费者普遍认为瓶身上显眼的“千禾0”代表着该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事实却并非如此。据了解,“千禾0”仅仅是千禾味业的一项注册商标,与“零添加”的含义并无直接关系。该公司客服在回应记者时虽然未能明确解释这一点,但随后该公司发布的声明中承认了这一误解,并为其带来的困扰向消费者致歉。
除了千禾味业,另一个知名品牌海天也被卷入了类似的争议。海天味业的“海天0”系列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零添加”的误导感。海天客服虽然提到该系列为零添加产品,但却未对“海天0”是否代表商标进行正面回应。通过查询天眼查可以发现,海天公司注册了多个“海天0”商标。这一现象使得人们开始质疑,零添加这一概念到底该如何定义?而这些带有“零添加”标签的酱油产品又是否真能满足消费者对无添加的期望?
“零添加”并无统一标准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零添加”概念,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或行业标准。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熊汉国指出,零添加并非一个明确的专业术语,因此也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定义。“零添加”这一表述的含义可以因不同品牌而异。在一些消费者眼中,零添加意味着没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但实际上,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成分。
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提升味道、改进外观等方面。熊汉国教授解释道,食品添加剂并不一定是有害的,国家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添加剂才能被使用。而且,无论是否使用添加剂,商家必须在配料表中如实标明。这也意味着,如果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却未明确标注,那么这就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酱油中的合法添加剂
针对酱油中的“零添加”说法,记者还对酱油的实际成分进行了调查。根据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酱油中允许使用的合法添加剂种类多达100余种。这些添加剂包括着色剂、防腐剂、增味剂、甜味剂等。虽然大部分酱油中确实使用了这些合法添加剂,但在市场宣传中,部分品牌却打出了“零添加”的口号,让消费者误以为它们没有使用任何添加成分。
例如,极目新闻记者在市面上购买的海天金杯生抽,其配料表中除了水、大豆、小麦和食用盐之外,还包含了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增味剂和三氯蔗糖等甜味剂。这些添加剂虽然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但却与“零添加”的宣传产生了明显的冲突。
如何辨别真正的“零添加”
在众多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中,如何选择最真实的零添加产品?第三方检测机构“聚谷检测”提供了几点建议。消费者可以查看酱油的配料表,确认其中是否仅含有水、大豆、小麦和食用盐等天然成分。如果配料表上出现其他成分,则不能算作真正的“零添加”。消费者还可以关注酱油的执行标准,优先选择符合GB/T 18186(酿造酱油)标准的产品。选择“特级”酱油也是一种保障,因为这类酱油通常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质量较好。
熊汉国教授也强调,尽管酱油中可能含有微量的镉和砷等元素,但这些并非来自食品添加剂,而是由于原料中的天然成分所致。只要这些成分不超标,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心。
“零添加”这一标签的误用,反映了市场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普遍误解和消费者的疑虑。在这一背景下,品牌商应该更加明确地标注产品成分,以减少消费者的误导。而消费者则应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理性看待“零添加”这一概念,避免盲目追求标签上的“零添加”,而忽视了背后的实际成分。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规范和透明的标签信息将是消费者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y2s.net/article/yunying/1100.html